【摘要】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往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有什么好东西都习惯自己先占有,父母倍加娇惯,要什么给什么。养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分享的意识。好吃的、好玩的都是自己的,在家谁都让着他们,他们已经养成自私、独占、霸道的性格,在幼儿园中表现就是抢玩具、图书,随意糟蹋别人的劳动成果,有的孩子连好吃的都不给自己的父母吃,这对培养幼儿健康的人格是极为不利的。学会分享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让幼儿在生活中孩子学会分享,乐意与人分享,学会分享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通过分享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幼儿懂得有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是一种快乐的事情,教育幼儿心中有他人,愿与人分享,为其一生品德素质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对幼儿进行分享行为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分享不仅仅属于社会教育,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它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分享,就是与他人共同享受、使用、行使。托尔斯泰说过:神奇的爱,会使数学法则失去平衡。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只有一个痛苦;两个人分享一个幸福,却可以拥有两个幸福。
关键词:幼儿、分享
1.为幼儿树立榜样。
老师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老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老师要做有心人,平时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如在分发物品时,老师要有意识地将这些物品以分享的形式来进行;当自己有了快乐体验时,要以分享的形式讲给幼儿听;当看到幼儿正在玩玩具时,老师可有意识地走过去对幼儿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或者说:你可不可以把玩具分给我一些?待幼儿体验到分享带来的乐趣后,幼儿便会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模仿老师发出类似的行为。因此,教师必须经常检查自身的言行,为幼儿作出良好的榜样。
同伴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老师要在同伴中树立有分享行为的好典型让其他幼儿学习,如当幼儿有某种物质分享行为时,老师要作出积极评价和鼓励,这样会激发其他幼儿去模仿和学习。
2.对幼儿进行正面强化。
常用的正面强化有两种:口头语言强化和肢体语言强化。
口头语言强化是指老师用适当的语言肯定幼儿的分享行为,强化幼儿的愉快体验,从而激发幼儿再次尝试分享的愿望。例如:在日常游戏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班上一位幼儿带来一辆新型玩具车,当别的幼儿想与他玩却遭到一次次拒绝时,别的幼儿就会说:那我以后不跟你好了。这时,带玩具者马上感到如果不与别人分享玩具,他就可能失去小伙伴,于是就同意将玩具给小伙伴玩。未完,请点击下载完整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