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品美教育"、"培养"、"幼儿发展"
一.什么是幼儿品美教育。
所谓幼儿品美教育,是给孩子们欣赏"美",热爱"美"的智慧,是幼儿艺术人生的起跑线。幼儿的品美能力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几点: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及理解能力等。而在这多种能力中,对美的感知能力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如果能在幼儿的感官能力上下功夫,来培养幼儿对美和艺术的感知能力,就一定能让孩子拥有更为良好的情操及兴趣取向。目前,许多大艺术家、音乐家普遍认为,人的品美能力和艺术创意能力起源于自身对"美"的敏锐的感知能力。比如说,幼儿在美工活动中,面对一件事物,会想到"我要怎么改变它,能让它变的更漂亮?"而这种创意思维的产生,就要求幼儿自身对物品的颜色、形状等方面的微妙差异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日本著名的教育学家山本美芽曾在她的作品《美感是最好的家教》一书中写到:"塑造无感基础的最好年龄知道十岁为止,我们必须在这个年龄前就培养好孩子的感知习惯,且具备了这个基础后,到了下一个阶段开始,他就能自己延伸发展,并提升他的感知。"然而,怎样才能让幼儿拥有一双可以发现美的眼睛,一颗可以感知美的心灵?怎样能让幼儿自发地去捕捉身边的"美"?这些都是家长及教师一直在研究探讨的问题。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可以让幼儿去欣赏美,感知美的事物,可谓是无处不在。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怎样去挖掘,去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感官去感知美,激发其本身对美创造力,是一个值得深思与探究的问题。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一切探索行为都依赖于自身的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如果此时幼儿没有打下扎实的基础,就会对幼儿今后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相反,如果在此阶段家园双方能够依据幼儿的感官特征,引用科学合理的有段对幼儿的品美能力进行培训,必然会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品美培养--品色彩之美
对于幼儿来说,各种艳丽的色彩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也是他们最为感兴趣的东西。而教师和家长则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有意识的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不仅可以让幼儿获得愉快的体验,也能使他们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最终,让幼儿的综合品美素质得到提高。而这种品色彩美可以大致分为:大自然的色彩之美、生活中的色彩之美、艺术绘画的色彩之美。
1.品自然色彩之美。大自然的美是无可厚非的,它充满着勃勃生机,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每一种变化都呈现出不用的绚丽色彩。春的绿树红花、夏的蓝天烈日、秋的落叶金黄、冬的白雪皑皑。每一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色调。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自己观察每个季节的颜色变化,直到幼儿独立用色彩来描绘出他心中的四季颜色特征。这种身临其境的教育方式,是幼儿对"美"的感知能力的一种很好的培养方式。不仅如此,大自然的美总是在颜色、声音、质感、外观等等方面给人视觉及听觉的享受,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人的内在感性。未完,请点击下载完整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