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刚入幼儿园,老师们常会遇到这样情形:有的孩子常常会无故的争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抢不到就去踢打别人,任老师怎么哄、怎么劝都不行,有的还会和老师闹,抓、咬老师,样样都来。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一定要得到他们想要的玩具。而有的孩子却觉得攻击别人会使自己开心,有自豪感。往往老师刚批评完他,一转身,他又去抓打别的小朋友了,并乐此不疲……那么究竟什么是攻击性行为呢?本文就此展开讨论。
一、攻击性行为定义
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特别是小班幼儿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包括对别人采用言语上的攻击(贬低人、怪叫、大声叫嚷)、身体上的进攻(踢、踹、打、咬),当然也可以指侵犯别人的权利的行为(如使用暴力抢走属于别人的东西)。而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幼儿自私、利己、任性,在遭受挫折焦躁不安时或处在不良环境中,无人及时教育、引导,从而发生攻击性行为。
二、影响幼儿攻击行为的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
1.大脑的协同功能
行为是大脑认知的直接结果,而大脑的功能又是认知活动的物质基础。研究表明,攻击行为儿童与正常儿童比较,大脑两半球均衡性较低,左半球抗干扰能力较差,右半球完形认知能力较弱,这可能是儿童攻击行为的某些神经心理学基础。
2.情绪唤起水平
大量研究证实,不仅总的情绪唤起水平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攻击行为,特异性的唤起水平( 如性唤起) 也会增加人们的攻击性。
3.性激素水平
研究表明,幼儿的攻击行为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 男孩的攻击行为明显多于女孩;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攻击行为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同性别之间。幼儿攻击行为性别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二)社会环境因素
1.家庭在幼儿行为社会化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缺乏温暖的家庭、不良的家庭管教方式以及对儿童缺乏明确的行为指导和活动监督都可能造成儿童的高攻击性。有些家长常常会采用惩罚、打骂的方法对待孩子的调皮,这在无形之中为孩子提供了攻击行为的模仿原型,容易诱发幼儿的攻击行为。
2.教师在幼儿行为社会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幼儿每天大约 1/3 的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是与教师共处的,因此教师的教育观念以及对攻击行为的处理方式等都会影响幼儿人格和社会性的发展状况。
(三)个体因素
1.与幼儿的道德发展水平和自我控制水平有关
道德水平高的幼儿能够自觉考虑他人的感受与需求,从而采取亲社会的方式处理问题; 当幼儿的自我意识和控制水平下降时,攻击行为会明显增加。
2.与幼儿的社交技能水平有关
研究发现:与攻击性较低的同伴相比,攻击性幼儿对冲突性社会情境的解决办法较少,而且他们解决社会性争端的办法往往效果更差。未完,请点击下载完整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