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由基本词汇(包括形、音、义)和语法规则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材料,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影响别人的过程。
学习两种语言,无形中也学习两种文化。较丰富的文化经验使人在进行智力测验时,可能会左右逢源,因而有较好的表现。个人思考时所采取的方式,和他思考时所用的语言有关。双语者在受智力测验时,可以随机应变,先后采取不同观点去尝试一个难题。这无形中提高了问题解答的可能性,间接提高智力测验得分。
想要培育较强思维能力的孩子,首先必须培育丰富的语言能力。而幼儿园的双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这种需求,能够积极培育起幼儿丰富的思维,而在对于幼儿园的双语教学,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对于双语教学的认知对于幼儿园双语教学的开展起到了推动性作用。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0世纪60年代,双语教育在欧美刚兴起时,主要是用于移民及少数民族等英语水平不足的学生,以帮助他们获得较好的英语水平,而能进入主流社会。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间的交流不断加强,外语己成为国际政治、经济、贸易及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工具。对既精通专业,又通晓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一的需求极为迫切。这样的形势对双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教育理念要更新,教育要与国际接轨,教育要致力于学习者的素质培养和多种能力的培养。针对这样的局面,在仍然将面对外语水平不足的学生作为其教育对象的同时,双语教育开始有了大的改革,即将单纯的外语学习与学生在校所学的其它课程相结合,将外语教学与学生在校所学的非外语学科相融合,从初中或高中,甚至从小学开始,面向所有学生,以提高学习外语的效率和外语的应用水平。
一些国家,如奥地利、荷兰、芬兰、德国使用英语或法语作为教学语言教授历史、地理、音乐、体育和职业技术课;澳大利亚使用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或汉语等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美国则使用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或汉语作为教学语言;加拿大则以法语作为教学语言。这种通过外语来学习的教学方式是当今双语教育、多语教育的主流方向。
中国的香港地区学制以教学语言来分,分为中校(以中文为学科教学语言)和英校(以英语为学科教学语言)。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香港一直实施中校、英校双轨制,两者的数量大致相当。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这一状况有所改变,即:90%的学生在小学接受中校教育,到中学(7-13年级)后,开始接受英校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属于典型的晚期浸没式双语教育。未完,请点击下载完整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