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儿礼仪是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包括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公共礼仪等。幼儿礼仪教育应是人之初的"必修课",它对于弘扬我国优良的礼仪传统,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幼儿完美人格,促进其文明素质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礼仪;幼儿教育;作用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普遍,一个孩子基本上有好几个大人宠着、爱着,养成现在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长把幼儿的认知教育、智力开发看作是幼儿教育的硬任务,认为孩子们只要吃得饱、穿得暖,健康、快乐、长知识就可以了,忽视了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行为技能的训练。讲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对其今后的学习和一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并且,他们今日的文明素养直接决定了将来的民族素质。因此,应该从小就重视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学前期儿童可塑性强,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学前期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可是,反观当前的幼儿礼仪教育状况,并不十分乐观。在幼儿园里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孩子只为一点小事,就对家长们大发脾气,甚至对爷爷奶奶拳打脚踢;有的孩子还会坐往小椅子上,翘着二郎腿,一甩一甩的;有的则把鞋子脱了,整个人蹲在椅子上;随地吐痰、乱扔饭菜、公共场合大喊大叫、为一点小事大打出手、看见长辈或熟悉的人当做没看见,不理不睬......诸如此类的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面对此类状况,着实令人感到痛心。
一、"幼儿礼仪"的主要内容
概括而言,幼儿礼仪分为生活礼仪、学习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三大部分。其中生活礼仪又分为用餐礼仪、仪容仪表、交往礼仪三个方面。
用餐礼仪主要要求幼儿学会正确地使用餐具以及用餐姿势;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内的干净与整洁,不浪费饭食;初步学会与人共餐时的礼节,不抢食、不在喝汤时发出较大声音等。仪容仪表要求幼儿能养成保持身体和服装整洁、讲卫生的习惯;学会保持正确的坐、站、走姿势。
交往礼仪是指在与人交往中,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初步学会与人交谈的礼节;初步学会做客的礼节;懂得尊重父母、长辈,会根据他人的年龄情况打招呼。学习礼仪是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并遵守的,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做到发言举手、会认真听完别人的话,与别人一起活动(超过3个人)需要服从活动的规则;在活动室内做到三轻:走路、说话、搬桌椅要轻轻地进行,尽量避免制造噪音;与他人有意见分歧时能商量解决,能尊重别人的意见;观看演出时,保持安静、不吃零食、不乱扔东西,演出结束后,懂得鼓掌表示感谢。
公共场所礼仪涵盖面较广,对幼儿的要求为能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活动时,能做到谦让,会尊重和原谅别人,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公共汽车上能主动为老人让座等。未完,请点击下载完整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