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含义
专业化这一概念有两个维度:地位的改善与实践的改进。根据有关资料表述: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渐习得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依照这个概念界定,幼儿教师专业化则是指幼儿教师经过专门的幼儿教育训练,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能力及素养,在幼儿教育教学中能够实践专业自主,体现幼儿教育的专业素养,并通过终身学习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进而成为合格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过程。而在这个专业化过程中,既包含一般普通教师专业化的标准意义,也包含着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从教的专业能力和自我专业发展等内容。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一)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明显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社会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幼儿年龄小,各方面能力比较弱,因而幼儿教师承担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常听老师抱怨:"我有做不完的教具,写不完的教案、随笔。"也有的提出:"这份工作是不是不适合我?""我是不是应该放弃了?"。
不少研究表明,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比较突出,这会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不仅在于对其自身身心状况、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更在于它会影响到教育质量和儿童的发展,使这些"祖国的花朵"成为最终牺牲者。
同时,职业倦怠还会极大损害幼儿教师通过学习发展自我的积极性,严重者甚至使其对素质教育改革持抵触情绪。工作和学习都无法做好,专业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二)幼儿教师社会地位较低
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都没有把幼儿教师看作一个"专门化的职业"。不少人认为当好幼儿教师关键是要有爱心,不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教育,也不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术。幼儿教师工作报酬低,职业声望也不高,甚至还被称作"高级保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教师的专业地位还没有完全确定。人们对教师是不是一个专业性职业还没有形成共识。其次,幼儿教师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幼儿教师作为教师类别的历史比较短,西方最早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也是在工业革命后才产生的,在我国更只有约一百年的历史。现在,幼儿教师虽然有了班主任和保育员之分,但比起中小学和高校教师的分工,仍显单薄,而且幼儿教师的劳动比较琐碎辛苦,这都影响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幼儿教师专业意识淡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幼儿教师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但实际情况是,许多幼儿教师都不能在短时间完成身份角色的转换,很多幼儿教师已经习惯了过去的教育理念、教育教法,按部就班的教学,认为只要照看好幼儿即可,未完,请点击下载完整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