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儿童,人际交往,问题,原因,矫治
一、绪 论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形成不同的人际网络。我们最早产生的、最持久的人际关系是以情感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形成这类人际关系需要两大条件--人际吸引和人际交流。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彼此注意、欣赏、倾慕等心理上的好感,并进而彼此接近以建立感情关系的历程。人际吸引是发展人际关系的前提。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一)研究目的在当今的中国家庭中,大部分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而这一代幼儿的父母80后们大部分也是独生子女,就这些家庭的结构而言,父母和孩子都缺失了与兄弟姐妹交流、分享的机会与环境。因此,许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娇生惯养、唯我独尊、缺乏合作意识等,这就造成了儿童日常生活中的交往障碍,形成了儿童的性格弊端,从而影响儿童成人后与他人的沟通、交流,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许多问题。本论文就是要为了引起家长对儿童交往能力的重视,了解儿童在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的共性问题,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课题研究。
(二)培养儿童人际交往能力至关重要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行为,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互相促进以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儿童的交往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成人以后的社会交往,因此,培养儿童的交往能力,使他们从小具有良好的交往素质,会为他们将来参与更广泛、更高层次的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儿童交往能力的现状与成因(一)人际孤独1.什么是人际孤独。
孤独感是指因离群索居而产生的一种无依无靠、孤单烦闷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人际孤独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因交往障碍而带来的孤独体验。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感到孤独的时候,孤独是人存在的感受标志。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孤独感特别强烈,并且长期存在,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影响工作和学习,那么就可能是心理问题或障碍了。对于儿童而言,尽管他们大多数时候都生活在学校的集体环境里,但是,由于社会、家庭、个性或交往技能方面的原因,仍有一部分儿童在交往中表现出人际孤独,与同伴交往不主动,狭隘孤立,其行为不利于个人的成长。
2.产生人际孤独的主要原因:
(1)环境因素。
陌生的环境或突变的环境,会使儿童一下子面对许多问题,承受许多压力,因无法从他人那里得到帮助,而无法适应,从而产生孤独感。特别是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封闭的家庭环境是儿童产生孤独感的重要原因。
(2)自我意识增强。
儿童的孤独感与自我意识的增强有密切联系。他们产生了了解别人内心世界并被其他同龄人接受的愿望和需要,他们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重视他人的评价。因此,一方面觉得自己心中有很多秘密,不愿意告诉别人,有一种闭锁心理;另一方面又特别渴望别人能真正了解自己,希望用自己的秘密和别人的秘密进行交流。当这种愿望得不到满足时便会陷入惆怅和苦恼,产生与他人、与外界格格不入的孤独感。
(3)自我评价不当。
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建立,儿童经常会对自己进行反省和评价。如果儿童的自我评价过低,往往产生自卑心理,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胆怯,缩手缩脚……【查看全文请下载】